1999
年,蔡琴和著名音樂人鮑比達合作,為果陀劇場推出的舞台劇《 淡水小鎮 》錄製了原聲帶,專輯名稱為《 機遇
》。推出後因其傑出的錄音,在音響圈彷彿身份證般人手一張,成為試機名盤,也再度炒熱裡面收錄的多首老歌,如" 偶然 "、" 月光小夜曲
"、" 六月茉莉 "等。
" 月光小夜曲
"是一首極受歡迎的國語老歌,它的前身是日本電影《 サヨンの鐘
莎韻之鐘
》的主題曲。
關於這首歌的背景故事如下,文字資料取自網路:
《 莎韻之鐘
》的故事發生於 1938 年台灣日據時期的台北州蘇澳郡蕃地(今宜蘭縣南澳鄉 )。
莎韻( サヨン )是宜蘭縣泰雅族利有亨社的原住民,1921 年出生。在她
十七歲那年,族裡「利有亨教育所」的日本老師田北正記收到徵兵召集令,莎韻在溪水暴漲的危險下,替田北老師扛行李,結果被暴漲的溪水沖走,最後只打撈到田北老師的行李。台灣總督為了表揚莎韻的義行,頒贈予當地的紀念桃形銅鐘,即稱
「莎韻之鐘」。
1941 年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 ,在當時因應大東亞共榮圈的宣傳需要的情況下 ,將莎韻的故事拍攝成為電影 《 サヨンの鐘
》,女主角的戲份也被美化,成為一名仁慈、愛國、有愛心、純情的臺灣原住民女子,為送行被徵召從軍的老師失足落水而死,莎韻的故事便這麼流傳下來。
這首戰前 《 サヨンの鐘 》電影的主題曲,成為戰後 1956 年台灣版《 紗蓉之戀 》電影的主題曲,由周藍萍改編成" 月光小夜曲
",傳唱於台灣四處!
●以下文字轉貼自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158791?sloc=main
關於《機 遇》這張專輯
從 1999 年底發行至今,歷經十餘年的時間焠鍊,《
機遇 -淡水小鎮原聲帶》堪稱是蔡琴繼《 民歌蔡琴 》後的另一傳世經典。
蔡琴在專輯中以情感豐富的低吟淺唱與唸白搭配上音樂總監鮑比達的鋼琴伴奏,這樣自然而情真意切的音樂演出,完美契合著舞台劇時空背景所設定五十年代淡水小鎮的純樸質地,而一張如此貼近人心的音樂作品,也無心插柳成為音響玩家爭相走告的私房
CD。
然而從初版至今斷斷續續的發行期間,此專輯除了針對重度音樂迷與音響玩家所推出的各式音響發燒片錄音規格發行外,鮮少以普通 CD
版本再度面世。
如今,在市面上消失許久的 CD 版本再次復刻,並且未經過任何特殊後製技術處理,而採用當年錄音室最初版的「Pre-Mastered
CD」母版,也就是製成初版蔡琴《 機遇 》的母版進行壓製,聲音表現更加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