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場電影
詞/賴西安 
曲/洪光達.馬兆駿





 
當你沈默我不再詢問
 當你的笑容變得陌生
 妳的哀愁我再也不介意
 因為我不再看見你

 今晚的約見你已體會
 這是最後的一場電影
 我們因不瞭解而相識
 我們因瞭解而分離
在人潮中不必說些什麼
 因為我們再也聽不見
 我們在聲浪之中淹沒
 在聲浪中淹沒
 這是最後的一場電影
 這是不見傷感的分手 (
,)

 因為我不再看見你
 因為我不再看見你

 




散場電影木吉他合唱團1981

散場電影 馬兆駿寫出心酸初戀
 
 「當你沈默我不再詢問,當你的笑容變得陌生,你的哀愁我再也不介意,因為我不再看見你……」
 
 80年的民歌風潮當中,木吉他合唱團這首「散場電影」,堪稱當紅之作。「散場電影」由賴西安填詞,馬兆駿、洪光達譜曲,而歌裡的故事正是馬兆駿的悲慘經歷。馬兆駿如今回想這首歌曲,忍不住苦笑說:「當年我在日新大戲院,撞見女友和另一個男生出現,我們看的是同一部電影 :『大法師』。」

 馬兆駿是歌壇創作奇才,他寫過上千首歌曲,從民歌年代寫到流行歌曲,紅遍近 20 年的唱片圈。民歌時期,馬兆駿發表的第一首作品是「微風往事」,之後陸續寫出「木棉道」、「七月涼山」、「風中的早晨」、「散場電影」和「匆匆的走過」。他沒學過樂器,也沒讀過樂理,寫歌完全是憑感覺,而當年促使他創作的原因,就是為了「追女友」。

 馬兆駿知道自己非帥哥,想追女生,得憑點不一樣的本事。

 「人家是寫情書,那我不如就來寫情歌,更浪漫。」鄭怡所唱的「微風往事」就是馬兆駿為第一任女友寫的第一首歌曲,而他民歌時期的音樂作品,也幾乎在記錄他的這段初戀。他回憶:「『微風往事』是我坐火車去成功嶺的路途完成的,那時候想到有 42 天見不到想追的女生,心中有些哀愁。」

 他寫出這首歌後,寄給那位他心儀的女生,對方聽了大為感動,特地去成功嶺看他,兩人情緣就此結下。後來馬兆駿筆下的「木棉道」,正是這段感情最甜蜜的回憶。他說:「我每次送她回家,都會經過國父紀念館,看到長長一排的木棉花開,覺得好美,印象特別深刻。」

 不過,這段戀情卻在一場殘破的電影之約後告終。馬兆駿說,某一天他找女友去看電影,他在戲院買好了兩張電影票,但女友卻告訴他,她第二天要考試,還要在家照顧弟弟不能赴約 。
 
 於是,馬兆駿一個人獨自看電影,卻沒料到接下來就在戲院外看到女友和另一個男伴一起出現。

 這一幕讓馬兆駿當場錯愕,但更讓他難受的是,女方與他迎面而過,卻裝作完全沒看見他,現場凍結的景象,遠比「大法師」的陰冷恐怖還令馬兆駿心驚,心情也正如「散場電影」歌詞所描述:「這是最後的一場電影,這是不見傷感的分手…」

 硬生生結束戀情後,馬兆駿自嘲「內傷很深」,卻也激發他要成功的決心。

 「初戀的失敗,成為我不斷創作的原動力,我立志要寫很多歌,賺很多錢,從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不再只交一個女友,而是同時交兩個女友,哈哈。」如今已是好老公好爸爸、也把創作宗旨當傳遞福音的馬兆駿,看待過去的一切,果真當「微風往事」了。  ● 2007. 01. 26 中國時報/趙雅芬


 作詞者 賴西安 的話

 我一直對看完電影、從劇院走出來的那種迷迷濛濛的感覺印象深刻。

 人還在劇裡,可是走在散場的街道人群中又擠又熱,感覺很突兀。我想如果一個最美麗的告別方式設定在這個場景,不就像一個不完美的愛情?還是一種非常真實的虛構。

 當時我到宜蘭武荖坑去玩水,玩的很累,躺著休息,可是情緒非常飽滿。深山裡沒有任何一個人,蟬聲很響,是一種非常吵鬧的安靜,歌很自然就寫出來了。其實一個人最寂寞的時候是在人群裡的時候,這首歌也可以說是在寫群眾裡的寂寞。
  取自《 永遠的未央歌 》

 




關於木吉他合唱團

 木吉他合唱團的發跡最早可追溯至 1977 年。那一年,明新工專的兩位學生張炳輝( 綽號煎餅 )與江學世( 綽號江呆 ),在第一屆金韻獎校園巡迴演唱會到明新工專舉辦時,兩人在同學的鼓動下,各持一把吉他,在臺上唱了煎餅寫的" 我的歌 "等二首創作曲,得到全場熱烈的掌聲。

 就在當時,一位男同學走到後臺,半慕名半討教的自我介紹,他說他會玩音樂,名叫李宗盛。於是因緣際會三人湊在一塊兒,只因為他們都熱愛音樂。

 後來,因為北投鄰居陳明章的介紹,李宗盛認識了也住在北投的鄭文魁,鄭文魁當時已在《 金韻獎第三輯 》中發表過" 他們說 ",便遊說他加入木吉他並擔任團長。

 之後又加入了陳秀男、陳永裕,於是六人組成了木吉他合唱團,並於 1979 年參加了第三屆金韻獎比賽得到優勝歌手獎,同屆獲勝的歌手還有王海玲( 冠軍 )、鄭怡、施孝榮、王新蓮、楊芳儀 & 徐曉菁等。

 1981 年,他們在新格唱片推出首張專輯《 木吉他 》,其中" 散場電影 "廣受歡迎," 拼宵夜 "則是校園民歌中極少數的閩南語創作。發行之前,除了團長鄭文魁個人在《 金韻獎第三輯 》中發表過" 他們說 "、木吉他另在《 金韻獎第五輯 》發表" 生命的陽光 "、《 金韻獎第八輯 》發表" 雨戀 "、" 橋 "( 與鄭怡合唱 )等歌曲。但就在首張專輯推出後不久,他們便因入伍服役而宣告散夥。

 《 木吉他 》這張唱片成為他們在新格唱片唯一的專輯,此專輯曾於 1990 年以 CD 型式再版;後來滾石唱片集團收購了新格唱片版權,於 1998 年以《 重逢 》民歌系列再度發行,並增加了" 生命的陽光 "、" 橋 "、" 雨戀 "等三首非原專輯裡面的歌。

 木吉他合唱團後來於 1993 年重組,在寶麗金唱片發行了《 記得我 》專輯。此時,李宗盛和陳秀男已經離開,分別在滾石和飛碟唱片擔任唱片製作人,新加入的團員有黃慶元( 後來成為寶麗金唱片國語部製作人 )、劉因國、胡昭宇。《 記得我 》這張專輯的曲目以翻唱為多數,並未引起太大注意,後來就只有在民歌紀念演唱會裡,才能夠再看到木吉他的身影了。

 ●以上整理自百度百科網站、《 永遠的未央歌 》《 民歌40 - 再唱一段思想起 》,老安並做了內容與年份的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