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音樂視頻由劉國強梆笛主奏,施明新指揮廣州樂團伴奏
陽明春曉/董榕森
作曲/1965 " 陽明春曉 "是作曲家董榕森創作於 1965 年的國樂曲,主奏為梆笛。這首曲子後來之所以家喻戶曉,大部份要歸功於陳中申。 當年陳中申參加台視每週日晚上七點播出、收視率非常高的「五燈獎」才藝競賽節目,最終成為五度五關的得主,甚至在節目中舉辦婚禮。當年老安還是讀國小的年紀,印象中( 可能有誤 ),他曾在比賽中二度吹奏此曲,均獲得五個燈將近 25 分的成績,也使" 陽明春曉 "深烙在廣大觀眾的腦海中。 陳中申後來成為梆笛演奏的一代名家,也多次在音樂會上吹奏" 陽明春曉 ",但他從未自己主奏正式錄製唱片,頂多是由他指揮樂團、他人主奏留下的錄音。 後來華視的教育節目「每日一字」的片頭音樂也選用" 陽明春曉 ",使得此曲更為深入人心、傳誦至今! ■以下文字轉載自陳中申個人網站: https://www.flutebamboo.com/post/介紹兩首台灣最有名的笛子曲-陽明春曉、梆笛協奏曲-?%B3%E4%B 台灣最有名的笛子曲─陽明春曉 /陳中申 ![]() 每次當有人知道我是吹笛子的,一定會問:「你會不會吹『陽明春曉』」;不記得曲名的,也會正確的哼上幾句旋律代替曲名;有的則把曲名說成「翠堤春曉」(好像是一部著名的外國電影);實在不知道曲名的則直接說:「你會不會吹『每日一字』?」,聽了令人不禁莞爾。也可見它深植民心之一般。 「陽明春曉」剛寫成時,曲名叫「三月桃花」,原來是董榕森先生立志要從一到十,寫出十首一系列的樂曲,後來真的都完成了-「一葉蘭」(胡琴)、「二八佳人」(胡琴)、「三月桃花」(笛子)、「四季春」(合奏)、「五福臨門」(笙)、「六段錦」(古箏)、「七夕吟」(胡琴)、「八仙慶壽」(合奏)、「九曲橋」(琵琶)、「十里鶯啼」(笛子)。 但當時中廣國樂團的指揮孫培章覺得「三月桃花」曲名太女性化,曲名應該取明亮一些會更符合這個曲子。在眾團員你一句我一句的集體腦力激盪下,終於改名「陽明春曉」,曲意為描寫陽明山在春天百花盛開時,遊客上山賞花的愉悅心情。之後,他又寫了「三陽開泰」來補足了「三」的曲子。 2003 年,著名作詞家黃瑩還將全曲填上歌詞,由我編寫成合唱曲,以具體的歌詞描寫了陽明山各個景點的的風光,由本人指揮台北市立國樂團附設合唱團演出,最後一句「台北有山,稱陽明」,令人自豪又讚歎,也成了一首受歡迎的合唱曲。 在我稍有名氣以後,常有人恭維我說:「我聽過你吹的『陽明春曉』,真好聽」、「你就是吹陽明春曉的笛子演奏家啊,久仰。」這是一般人想當然爾的推斷。事實上,民國 54 年「陽明春曉」作出來時,我還沒見過笛子呢。即使到現在,雖然我常在音樂會上演出,卻也沒錄過唱片出版。 首演「陽明春曉」,把它吹紅並且錄了唱片廣為流傳的,其實是台灣的前輩笛子演奏家陳勝田教授,他是一位個子小小、卻精力充沛的音樂家,畢業於師大音樂系,是早期國樂家中少數受過音樂科班訓練的人,對於音準要求特別嚴謹。他擔任過中廣國樂團副指揮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樂系教授兼系主任,前幾年才從教職退休,但仍在各音樂科系及研究所為國樂的薪傳而努力。 這個曲子作曲家在譜上只是寫上 D 調,並沒有指定用什麼笛子,而一般在樂團擔任梆笛者,習慣用 G 調梆笛筒音做 Dol來吹 D 調。陳教授則慧心獨具,用高一個全音的 A 調梆笛筒音做 Re 來吹,使得指法變得比較簡單,音色更清脆,原來不能滑音的部分樂句也可以因加上滑音而更富歌唱性了,因而大受歡迎。可見演奏家的詮釋,對樂曲的表現力是很有影響的。目前「陽明春曉」在市面上有六個演奏版本出版。 1. 最早也是首演者的是陳勝田教授民國五十四年演奏的,由作曲家董榕森親自指揮,天聲唱片公司出版,目前已找不到原版唱片可買( 封面如左上 )。 2. 國立實驗國樂團笛子演奏家劉治於民國六十八年演奏,鄭思森指揮第一商標國樂團伴奏,由聲美唱片公司出版(笛子協奏曲- 劉治笛子專輯),目前已絕版。基本上是按第一版的詮釋,但快板速度較快,這是「每日一字」播放的版本。 ![]() 4. 台北市立國樂團笛子演奏家林慧珊民國八十六年演奏,陳中申指揮台北市立國樂團伴奏,上揚唱片公司出版(鑼鼓迎新年 CD 專輯)。與前兩版相差不多,速度介於兩者之間。 5. 大陸北派名家曾永清民國八十五年演奏,在中國北京錄音,由 Wind Song Music international Co.,Ltd. 韻順唱片公司出版(中國魔笛-曾永清 CD 專輯)。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版本,伴奏重新編過,甚至加入嗩吶。笛子部分的詮釋充滿個人色彩,北派奏法處處可見,與台灣習慣的詮釋有很大的不同,文化差異在此明顯可見。 音樂是一種聲音的藝術,雖然能用樂譜紀錄下來,但真正發出聲音卻有無限多種的可能性,這也是音樂藝術的可貴之處。先入為主是有礙藝術創意的,我們應鼓勵像這樣不同凡響的詮釋,至於喜不喜歡則是個人喜好的問題了,能敞開心胸、捐棄成見的人,便能享受各式各樣的音樂,是有福的人。 6. 台灣演奏家葉樹涵以小號演奏,上揚唱片出版,約在民國八十幾年,此唱片獲得金曲獎最佳演奏獎( 封面如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