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 友/周華健/1997
1997 年四月,周華健發行了他在滾石唱片的第 21 張專輯《 朋友
》,同名主打歌立即紅遍全球華人地區,專輯銷售破百萬張,更加確立了「國民歌王」周華健的地位。
這首歌頌堅定友誼的" 朋友 "詞意簡潔,旋律易學易唱,編曲者洪敬堯在間奏部分搭上當時盛行的「世界音樂」( World Music
)風潮,全曲不落俗套,讓人一聽入魂。
所謂「世界音樂」,從字面解釋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是西方流行樂壇代稱民間音樂(folk music)、民族音樂(ethnic
music)等非西方流行音樂的集合詞。當時歐美不少藝人取樣或效仿各地的傳統民族音樂以再創作,讓地方音樂披上現代的外衣,賦予新的色彩,形成一股樂壇新勢力。當時,法國的
Deep Forest 森林物語、Adiemus 阿迪瑪斯和 Enigma 謎樂團都是知名的團體。
1998 年,廣受樂迷喜愛的鋼琴王子理查克萊德門為台灣樂迷錄製了" 朋友 "的演奏版本,曲名" Friends "。(
歌曲視頻請見網頁最下方 )
當時,周華健所屬的滾石唱片拿下理查所屬的法國 Delphine 達芬唱片的代理權,雙方便策畫了一張演奏專輯,因為" 朋友
"太紅,便以這首歌為主打,專輯命名為《 Friends, France 法國朋友 》。
" Friends "這首曲子除了理查的鋼琴主奏,還有達芬唱片旗下多位主力藝人助陣,包括:
Diego Modena 狄亞哥的陶笛和排笛
Eric Couëffé 艾瑞克的大提琴
Nicolas de Angelis 安吉利斯的吉他
Jean-Claude Borelly 伯瑞利的小喇叭
還加入了 Les Petits Ecoliers Chantants de Bondy
少年合唱團,改編此曲十足用心、極具誠意。
《 Friends, France 》這張專輯裡還有" 聽海 "、" 日光機場 "等曲,是一張特地為台灣市場錄製的專輯。
■以下文字轉貼自:
https://musttaiwanorg.blogspot.com/2015/08/blog-post_14.html
朋 友-永遠是朋友
作曲:劉志宏/作詞:劉思銘
演唱人:周華健
編曲:洪敬堯
製作:劉志宏/劉思銘
收錄專輯:朋友
出版時間:1997
出版公司:滾石
受訪者:劉志宏/劉思銘
採訪撰文:李淑娟
後來推出的畢業版
「每一個世代都要有一首朋友歌,我們上一個世代有孫越、陶大偉合唱的〈朋友歌〉,我們這個世代的朋友歌是什麼呢?」從國中時代就開始是好朋友的劉思銘與劉志宏;創作〈朋友〉的起點,是劉思銘手寫的一段三個字、三個字的歌詞,遇上了陽光歌手周華健,這首歌有了最佳詮釋者,即使邁入二十一世紀,依然是華人世界傳唱的溫暖歌謠。
從台北再興中學轉到新竹建華國中非資優班的劉思銘,在適應全新的環境時,和父親是清大物理教授、阿姨是林昭亮音樂老師的劉志宏,由於相近的氣質、對音樂的熱愛結為好友;恰逢成長在民歌席捲台灣文化、音樂、社會思潮,產生巨大變革的時期,在沒有網路的年代,對西洋流行音樂無盡渴求地吸收、單純專注地反複聆聽,兩人在少年時代就養成創作的習慣,劉志宏當兵前開始向各大唱片公司投稿,作品被仍在當音樂製作助理的周華健留意,開啟了友誼和音樂路並進的人生里程。
劉志宏和劉思銘以樂團集體創作(Band
Jam)模式寫歌,有時是劉志宏發想的幾個和弦、有時是劉思銘的幾段文字,兩人由於長年的默契,不時因自身的生活經驗、以及當下的社會現象觸動,彈吉它或鋼琴的劉志宏和劉思銘在同一個空間互相思考撞擊、一起哼唱,劉思銘強調:「我不喜歡寫歌是量身訂做,我的創作是對生命、青春致意」,生活中累積了許多「半成品」的歌曲,在適當的時機、合適的歌手出現時,再針對歌手本身的特色、唱片公司的市場訴求做修正,成為投入唱片市場的流行歌曲。
大學時代兩人就曾以工作室的方式,兩周內找到五個在 Pub 演唱的歌手出版合輯,交由喜馬拉雅唱片公司發行,創業作造成音樂工作室倒閉,剛好遇上想成立工作室的周華健,發生助理跑掉等一連串衰事後,劉志宏將所有的音樂器材移交給周華健,開始了九零年代台灣唱片界著名的「擺渡人工作室」。
當時劉志宏與劉思銘的音樂作品,已經廣為知名歌手演唱,劉思銘仍記得自己為蔡榮祖所寫的〈找尋你〉是第一首躍升為主打歌的作品,劉志宏不但與製作人李復興合作,為陳明真等上華唱片、藍白唱片的一線歌手寫歌,還曾擔任過何方的單曲音樂製作人,參與過周華健《 親親我的寶貝 》、《 不願一個人 》等專輯製作,不過「雙劉」聯合擔任唱片製作人,周華健的《 朋友 》專輯是第一張。
由於觀察過周華健的現場巡迴演出,認為他像太陽般散發著溫暖光芒,就是〈朋友〉的最佳詮釋者,找來洪敬堯編曲,製作出「有機」的樂風,並且灌錄了吉他紀念版等許多版本
;在選歌會議上,當時段老闆等主管一聽,全體一致掌聲鼓勵通過,認定:「這就是主打歌了!」至今回憶起來仍十分開心的劉思銘說:「我們當時回答,可是目前只收到這首歌。」
現為TVBS節目部總監的劉思銘認為:「創作永遠是與未知的概念搏鬥,我從不以市場成敗定義作品在我生命中佔有的位置。」劉志宏也認同好友的想法,認為自己是市場派的音樂人,《 朋友 》在台灣唱片全盛時期寫下破百萬的銷售,是生命中難忘的回憶,他從 2004 年成立「圈圈兒童」流行音樂品牌,為親子打造華語兒童流行音樂,已出版過四張專輯,希望融合多元曲風及古典編曲,讓親子享受歡愉互動。
人生與創作路繼續往前走,〈朋友〉永遠是朋友。
|